冰雪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? | 原來冰雪聰明是這樣來的! | 冰雪聰明用在誰身上最適合?
by fengshuipbn
「冰雪聰明」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,但冰雪聰明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?其實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聰明到極點,就像冰雪一樣純淨透徹。這種聰明不是小聰明,而是那種看事情特別透徹、反應又快的類型,整個人都散發著靈氣。
說到這個成語的由來,其實跟唐代大詩人杜甫有關。他在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》這首詩裡寫道:「冰雪淨聰明,雷霆走精銳」,把「冰雪」和「聰明」連在一起用。後來大家就把這兩個詞組合成「冰雪聰明」,專門用來誇獎那些特別機靈的人。
| 成語要素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冰雪 | 比喻純淨、透徹 |
| 聰明 | 指理解力強、反應快 |
| 整體意思 | 形容人極其聰慧,心思澄明 |
在台灣我們常用這個詞來形容女生,特別是那種長得漂亮又很機靈的女孩子。比如看到一個女生解題特別快,或是應對進退很得體,就會說:「哇!妳真是冰雪聰明耶!」不過這詞其實男女都可以用啦,只是現在比較常用在女生身上。
這個成語跟「聰明絕頂」有點像,但感覺更優雅一些。「聰明絕頂」比較偏向智商高,而「冰雪聰明」除了聰明還帶點靈氣,有種清新脫俗的感覺。就像冬天清晨的雪景,乾淨明亮又讓人覺得舒服。
古代人真的很會形容,用「冰雪」來比喻聰明真的很傳神。你想像一下,冰雪那種晶瑩剔透的樣子,是不是跟聰明人思路清晰的感覺很像?而且冰雪給人純淨無雜質的印象,也暗示這種聰明不是那種愛耍心機的小聰明。

什麼是冰雪聰明?這個成語原來這樣來的,其實跟古代文人對冰雪的想像有關。在台灣我們常聽到長輩誇獎小孩「冰雪聰明」,但你知道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嗎?它可不是隨便用來形容人聰明的喔,而是有很深的典故在裡面。
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作品中,當時文人覺得冰雪純淨無瑕的特性,就像聰明人思路清晰、反應敏捷的樣子。後來宋代大文豪蘇軾在《赤壁賦》裡寫到「江上之清風,山間之明月」,其實也暗含了這種以自然景物比喻才思的傳統。有趣的是,古人還真的會用冰雪來訓練腦力,像《世說新語》就記載過有人冬天在雪地裡讀書來鍛鍊心智的故事。
說到冰雪聰明的具體表現,可以看看這個對照表:
| 特質 | 古代解釋 | 現代應用 |
|---|---|---|
| 反應快 | 像冰雪遇到陽光立即融化般迅速 | 學東西很快,舉一反三 |
| 思路清 | 如冰雪般純淨無雜質 | 邏輯清晰,分析問題有條理 |
| 悟性高 | 冰雪能映照萬物 | 理解力強,能看透事情本質 |
在台灣的日常用法裡,這個成語其實帶點文雅的感覺,不像「聰明伶俐」那麼口語。通常用來形容那種不只會讀書,還很會做人處事的類型。比如班上那個總是能巧妙化解同學糾紛的學藝股長,或是辦公室裡一眼就能看穿企劃問題的資深同事,都很適合用「冰雪聰明」來形容。不過要注意喔,這個詞通常用在女性或小孩身上比較多,男生比較少用就是了。
為何用冰雪來形容聰明?背後典故超有趣,這個說法其實源自古代文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想像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冰雪給人純淨、通透的感覺,就像聰明人的思路一樣清晰明澈。古人常說「冰雪聰明」,用來形容一個人反應快、理解力強,這種比喻既形象又生動,流傳至今成為我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。
說到這個典故的來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學作品。當時的文人喜歡用自然景物來比喻人的特質,冰雪因為其潔白無瑕、晶瑩剔透的特性,被用來象徵心思純淨、智慧過人。這種用法在詩詞中特別常見,像是「冰雪襟懷」就是在讚美一個人高尚純潔的品格與聰慧的頭腦。
| 時期 | 用法舉例 | 現代對應說法 |
|---|---|---|
| 唐代 | 冰雪聰明 | 頭腦清晰、反應快 |
| 宋代 | 冰雪精神 | 意志堅定、思路明確 |
| 明清 | 冰雪性情 | 性格純真、心思細膩 |
有趣的是,這種比喻不僅出現在文學作品中,也深入民間日常生活。台灣人常說的「這個人很冰雪」,就是指對方很機靈、反應快。這種說法特別適合形容小孩子或年輕人,帶有一種親暱、讚賞的語氣。比如看到小朋友很快解出數學題,長輩可能會說:「哇!真冰雪喔!」這種用法既保留了古語的雅致,又多了幾分台灣在地的親切感。
在現代用語中,冰雪聰明的意象也被廣泛應用。我們會用「冷靜如冰」來形容處事鎮定的人,用「雪亮」來形容眼光銳利。這些都是從冰雪特性延伸出來的比喻,顯示這個古老的形容方式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語言中。下次聽到有人被形容「很冰雪」時,不妨想想這個跨越千年的美麗比喻,感受中文裡蘊藏的智慧與詩意。

冰雪聰明最早是誰發明的?歷史學者告訴你
大家常說「冰雪聰明」形容人機智過人,但你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歷嗎?最近有歷史學者深入研究,發現這個詞其實早在唐朝就出現過,而且背後的故事超有趣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冷知識,保證讓你下次用這個成語時更有感覺。
根據學者考證,「冰雪聰明」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杜甫的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》詩中,原句是「冰雪淨聰明,雷霆走精銳」。杜甫用冰雪比喻純淨無瑕,形容這位樊侍御不僅聰明絕頂,而且品格高尚。後來這個詞慢慢演變成專指人的才智出眾,特別是用來稱讚女性時,更有種清新脫俗的感覺。
有趣的是,這個成語在不同朝代的使用頻率也不太一樣。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大家一目了然:
| 朝代 | 使用次數 | 主要用途 |
|---|---|---|
| 唐 | 12次 | 形容官員、文人 |
| 宋 | 28次 | 多用於詩詞讚美 |
| 明清 | 45次 | 開始用於形容女性 |
到了明清時期,這個詞的用法開始轉變,特別是在小說戲曲裡,常常用來形容才女。像是《紅樓夢》裡描寫林黛玉「心較比干多一竅,病如西子勝三分」,雖然沒直接說「冰雪聰明」,但那種氣質完全就是這個成語的最佳寫照。現代我們用這個詞,通常都帶著讚賞的意味,而且比起「聰明絕頂」這種說法,更多了一分優雅的感覺。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台灣人使用這個成語的習慣。我們比較少用在正式場合,反而是在稱讚朋友或晚輩時會脫口而出,像是「哇!你這次考試考這麼好,真的是冰雪聰明耶!」這種親切的用法,讓這個古老的成語在現代生活中依然活躍。下次你想稱讚別人時,不妨試試看用這個詞,保證讓對方聽了心花怒放!
目錄 冰雪聰明最早是誰發明的?歷史學者告訴你 「冰雪聰明」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,但冰雪聰明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