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色人講五色話?台灣人必懂俚語 | 這句台語啥意思?三色人講五色話 | 阿嬤常説的三色人五色話是啥

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「三色人講五色話是什麼意思」這個說法,其實這是台灣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諺,用來形容某些人說話前後矛盾、立場反覆的狀況。就像一個人可以同時有三種臉色(三色人),卻能講出五種不同版本的話(五色話),這種現象在職場或人際關係中特別常見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台灣俗語。

這句俗諺最早可能源自閩南語的俚語,用來諷刺那些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的投機份子。在台灣社會中,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「變色龍」類型的人,他們可能為了討好不同對象,說出完全相反的話。比如在老闆面前一個樣,在同事面前又是另一個樣,這種雙面甚至多面的行為模式,就是典型的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。

情境 三色人表現 五色話內容
職場會議 對主管點頭稱是 「這個企劃太完美了」
私下同事聊天 抱怨主管決策 「根本是外行領導內行」
客戶面前 誇獎公司產品 「我們品質業界第一」
廠商會議 批評產品缺點 「這個設計有嚴重瑕疵」
家人聚餐 談論工作狀況 「我們公司文化很自由」

這種說話方式雖然能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利益,但長期下來會失去他人的信任。台灣人有句老話說「一句話若講得過頭,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」,就是在提醒我們說話要誠實一致。特別是在職場上,那些習慣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的同事,最後往往會被看破手腳,反而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。

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這種行為可能源自於對環境的不安全感,或是過度在意他人評價。有些人會覺得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言行來迎合不同場合,但這樣做其實很消耗心理能量。台灣社會雖然講究人情世故,但真誠的溝通才是長久之計。下次當你發現身邊有人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時,不妨多觀察他們的動機和處境,或許能更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。

三色人講五色話是什麼意思


什麼是三色人講五色話?台灣人必懂的俗語解析

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這句台灣俗語,相信很多阿公阿嬤輩的長輩都聽過,但年輕一代可能就比較陌生了。其實這句話是在形容一個人說話反覆無常、前後矛盾,就像有三種面孔的人卻講出五種不同的話,讓人摸不著頭緒。這種人在台灣社會特別容易被拿來調侃,因為台灣人最重視「信用」和「誠信」,說話不算話的人自然會被大家當成笑柄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句俗語的由來跟早期台灣社會的民間信仰有關,傳統認為「三色人」是指臉色會隨情緒變化的虛偽之人,而「五色話」則代表花言巧語。這種人可能當面說一套、背後做一套,或是為了討好不同對象而改變說詞,完全沒有原則可言。在現代社會,我們也常遇到這種「變色龍」性格的人,特別是在職場或政治圈裡,講話總是拐彎抹角、見人說人話。

俗語用詞 現代解釋 常見情境
三色人 善變、虛偽的人 承諾後又反悔的朋友
五色話 前後不一的言論 政治人物的選前支票
講白賊 說謊不打草稿 推銷員的誇大話術

在台灣人的日常對話中,這句俗語也常被拿來開玩笑。比如朋友約吃飯卻臨時放鴿子,可能就會被虧:「啊你不是三色人講五色話?上次說要請客,這次又裝沒這回事!」這種帶點幽默的指責方式,既能表達不滿又不會太傷感情,完全展現台灣人「酸中帶暖」的說話藝術。

其實這句俗語背後還藏著台灣人的處世智慧——做人要實在,說話要算話。老一輩常告誡年輕人「話不要說太滿」,就是怕做不到會被當成「三色人」。現在網路時代更容易遇到說話不算話的人,從網購賣家到交友軟體,都可能碰到「講五色話」的對象,所以這句俗語在現代反而更實用了呢!

為何老一輩常説三色人講五色話?背後意義大公開

每次聽到阿公阿嬤講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都覺得好有趣齁!其實這句台灣俗諺是在形容某些人講話反覆無常、前後矛盾,就像三種顏色的人卻能講出五種顏色的話一樣誇張。老一輩用這句話來提醒我們,做人要誠實守信,不要像變色龍一樣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。


這種現象在職場或人際關係中特別常見,有些人為了討好不同對象,會刻意改變說法。比如明明是同件事,跟老闆講一套、跟同事講另一套,最後被拆穿就尷尬啦!

情境 三色人行為 正常人的做法
同事聚餐 跟A同事說討厭吃辣,跟B同事卻說超愛 直接表明自己口味偏好
工作分配 跟主管說工作太多,跟同事卻炫耀很閒 坦承工作量並尋求協助
政治話題 在藍營面前罵綠營,在綠營面前罵藍營 保持中立或委婉表達立場

這句話背後還藏著台灣人重視「誠信」的價值觀。早期農業社會人際關係緊密,誰要是說話不算話,很快整個庄頭都會知道。所以長輩們才會用這麼生動的比喻,教我們做人要表裡如一。現在雖然社會型態改變了,但這個道理還是很受用啦!

有趣的是,這句話的「三色」和「五色」不是真的在算數學,而是用誇張手法強調說話前後不一的荒謬感。就像我們現在會說「一個頭兩個大」也不是真的頭變形了,只是用來形容很煩惱的感覺。這些俗諺真的充滿台灣人的智慧呢!

三色人講五色話是什麼意思

「三色人講五色話怎麼來的?」這句台語俗語的起源其實很有意思,它反映了台灣社會觀察人際互動的智慧。這句俗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反覆無常、前後矛盾,就像有三種膚色的人卻講出五種顏色的話一樣不可靠。這種生動的比喻,其實跟早期台灣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。

在農業社會時期,人們特別重視信用,說話不算話的人很容易被貼標籤。而「三色人」這個詞,有人說是源自閩南地區對混血兒的稱呼,因為混血兒的膚色特徵比較明顯;也有人認為是形容一個人臉色變化多端,像是有三種膚色一樣。至於「五色話」就是指話語內容五花八門、前後不一。把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,就形成了這句充滿畫面感的俗語。

這句俗語在不同場合的應用可以參考下表:

使用情境 含義 例句
商業往來 指對方承諾反覆 「伊上禮拜講欲來簽約,今仔日又變卦,真是三色人講五色話」
日常相處 形容人說話不算話 「你莫信伊啦,三色人講五色話,應允的代誌攏無影」
政治評論 批評政見跳票 「選舉時開支票,選後攏無實現,這款三色人講五色話的政客毋通閣選」

有趣的是,這句俗語在台灣各地有些微妙的變化。比如在南部會說「三色人講五色話」,北部則可能說「三色面講五色話」,但意思都差不多。這種語言上的細微差異,正好展現出台語在地化的生命力。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不太清楚這個俗語的由來,但它依然活躍在長輩的日常對話中,成為台灣語言文化的一部分。

目錄 什麼是三色人講五色話?台灣人必懂的俗語解析 為何老一輩常説三色人講五色話?背後意義大公開 最近在網路上常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