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『惹禍上身』怎麼説? | 不小心惹禍上身的英文用法 | 田馥甄也遇過!惹禍上身英文
by fengshuipbn
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「惹禍上身 英文」要怎麼說,才發現原來這個看似簡單的片語,在英文裡有好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道地的說法,順便聊聊這些用法在什麼情境下最適合使用。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“get into trouble”,這個片語超級萬用,從小屁孩調皮搗蛋到大人做錯事都可以用。比如說你家小孩在學校打架,老師可能就會說:”He got into trouble again.” 但要注意的是,這個說法比較偏向「自己主動惹麻煩」的感覺。
如果想表達「無緣無故被牽連」的那種倒楣感,可以用“bring trouble upon oneself”。這個說法就很有「人在家中坐,禍從天上來」的無奈感。像是田馥甄之前無端被捲入風波,就很適合用這個說法。
| 英文片語 | 使用情境 | 例句 |
|---|---|---|
| get into trouble | 主動或不小心惹麻煩 | Don’t play with fire, or you’ll get into trouble. |
| bring trouble upon oneself | 自找麻煩或無辜被牽連 | By speaking carelessly, he brought trouble upon himself. |
| land in hot water | 惹上嚴重麻煩 | The CEO landed in hot water after the scandal broke. |
另外還有一個很生動的說法“land in hot water”,直譯就是「掉進熱水裡」,用來形容惹上大麻煩的狀況。這個說法特別適合用在職場或政治圈那種比較嚴重的糾紛。像是某個政治人物被爆出醜聞,媒體就會用這個詞來形容他的處境。
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“court disaster”這種說法,意思是「自找災難」。這個用法比較文謅謅一點,通常用在書面或正式場合。比如說有人明明知道某個投資很危險還硬要去做,就可以說他是在courting disaster。
其實英文裡關於「惹禍上身」的說法還有很多細微差別,像是“ask for trouble”就帶有「明知故犯」的意味,“stir up a hornet’s nest”則是用「捅馬蜂窩」來比喻惹上大麻煩。這些說法雖然意思相近,但使用的場合和語氣都不太一樣。

什麼情況下會惹禍上身?英文怎麼説?這個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,特別是在職場或社交場合,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地雷。英文裡最貼切的説法是”ask for trouble”或”court disaster”,但具體用法還是要看情境啦!
先來分享幾個容易惹禍上身的常見情況,這些都是台灣人特別容易遇到的:
| 情境 | 具體行為 | 英文説法 |
|---|---|---|
| 職場上 | 在背後説同事壞話被發現 | digging your own grave |
| 朋友間 | 亂開過分玩笑得罪人 | playing with fire |
| 家庭中 | 隱瞞重要事情被拆穿 | asking for trouble |
| 網路上 | 發表爭議性言論引戰 | courting disaster |
在辦公室最怕的就是管不住嘴巴,像我有個朋友阿明,就是因為在茶水間跟同事抱怨主管,結果被當事人聽到,整個場面超尷尬。這種情況老外就會説”You’re digging your own grave”,真的是自己挖坑自己跳欸!
跟朋友相處也要注意分寸,特別是台灣人很愛開玩笑,但有時候玩笑開過頭就會變成”playing with fire”。像我表弟上次在群組裡拿別人的身材開玩笑,結果對方超生氣,搞到最後還要道歉收場,真的是自找麻煩。
家裡的事情也很容易踩雷,特別是夫妻或情侶之間。有些人會覺得”善意的謊言”沒關係,但要是被發現你在隱瞞重要事情,那就真的是”asking for trouble”了。我鄰居王太太就是這樣,偷偷買名牌包騙老公説是二手貨,結果發票被發現,吵到整棟樓都聽到…
網路上更要小心,現在很多人喜歡在社群平台發表激烈言論,這種行為根本就是在”courting disaster”。前陣子不是有個網紅因為批評政治人物被告嗎?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!所以説話前真的要三思,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
誰最容易惹禍上身?這些英文片語要記好!有時候我們用英文聊天,不小心講錯片語真的會鬧笑話,甚至讓場面超尷尬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容易用錯的英文片語,學會這些就能避免踩雷啦!
第一個要小心的就是”pull someone’s leg”,字面看好像是「拉別人的腿」,但其實意思是「開玩笑」啦!如果你真的去拉同事的腿,人家可能會覺得你很奇怪。還有”I’m so boring”這句話,很多人想說「我好無聊」卻講成「我這個人很無趣」,正確應該說”I’m so bored”才對。這些小細節不注意,真的會讓外國朋友誤會你的意思耶!
下面整理幾個常見易錯片語,快點筆記起來:
| 錯誤說法 | 正確說法 | 真正意思 |
|---|---|---|
| I’m so boring | I’m so bored | 我好無聊 |
| pull someone’s leg | 字面誤解 | 開玩笑 |
| eat my soup | drink my soup | 喝湯 |
| I’m exciting | I’m excited | 我感到興奮 |
| open the light | turn on the light | 開燈 |
另外像”open the light”這種台式英文也要注意,老外都說”turn on the light”。還有”I’m exciting”和”I’m excited”差一個字母意思差超多,前者是「我讓人興奮」,後者才是「我感到興奮」。這些片語用錯真的會鬧出不少笑話,甚至讓別人對你產生奇怪的印象。
記住這些片語的正確用法後,下次跟外國朋友聊天就不用擔心出糗啦!平常多看多練習,慢慢就會養成正確的語感。畢竟語言這種東西就是要靠累積,說錯了也沒關係,重要的是要記取教訓,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
為什麼總是有人惹禍上身?教你用英文表達
每次聚會總有那種「自帶麻煩體質」的朋友,明明想低調卻莫名其妙捲入風波。這種情況用英文怎麼形容才到位?其實英文裡有很多生動說法,比直接說”get into trouble”更有畫面感!
先來看看常見的「惹禍情境」對應英文:
| 情境 | 英文說法 | 使用時機 |
|---|---|---|
| 無心之過 | “Put one’s foot in it” | 說錯話踩到地雷時 |
| 自找麻煩 | “Ask for trouble” | 明知故犯還硬要做 |
| 連累他人 | “Drag someone down” | 害朋友一起倒楣 |
| 火上加油 | “Add fuel to the fire” | 讓情況更糟的發言 |
像是同事在會議上突然爆料老闆隱私,你可以事後偷偷說:”He really put his foot in it this time…” 這種說法帶點無奈又好笑的語氣,台灣人用起來特別有共鳴。
更經典的是”play with fire”,字面玩火實際指「明知危險偏要挑戰」。比如朋友堅持要在颱風天衝浪,就能搖頭嘆:”You’re playing with fire…” 配上台灣人最愛的尾音拉長,警告效果立刻升級!
還有一種是「豬隊友專用句型」:”Thanks to him, we’re all in hot water now.”(多虧他,我們現在全完蛋了)這種帶刺的感謝法,根本是上班族心照不宣的吐槽金句。記得講的時候要搭配翻白眼,殺傷力直接翻倍。
如果遇到那種「麻煩製造機」類型的人,老外會說:”She’s a walking disaster.” 翻譯成台語根本就是「走動式ㄟ衰尾道人」,超傳神!下次朋友又搞砸事情,用這句保證全場笑翻。
這些說法最棒的是能靈活變化,像”add fuel to the fire”可以改成”don’t pour gasoline on it!”(別再澆汽油了),用來阻止別人繼續激怒老闆超好用。記得語氣要夠浮誇,台灣人最吃這套啦!
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「惹禍上身 英文」要怎麼說,才發現原來這個看似簡單的片語,在英文裡有好幾種不同的表達方…
近期留言